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活动 >

公司活动

缅北电信诈骗新阵地揭秘Telegram暗网江湖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纸飞机 发布时间:2025-08-19 20:20

一、Telegram成为犯罪温床的核心工具

1. 犯罪活动枢纽

Telegram已成为东南亚(特别是缅北)犯罪集团的关键平台,被用于组织虚拟货币洗钱、在线、信息贩卖、深度伪造诈骗等非法交易^^。联合国报告指出,其匿名性和加密特性为犯罪提供了隐蔽环境,如有缅甸掸邦的犯罪集团通过Telegram建立超35万用户的地下市场,专门从事跨境和洗钱^^。

2. 黑灰产规模化运作

  • 虚拟货币犯罪:诈骗集团以Telegram为指挥中心,搭建虚拟币投资平台实施诈骗。例如307名在缅北佤邦被捕的嫌疑人通过诱导受害人“低买高卖”虚拟币行骗^^。
  • 数据贩卖与洗钱:平台上存在大量社工机器人公开售卖公民隐私信息(户籍、定位等),并为诈骗团伙提供虚拟币洗钱服务^^。
  • 暴力犯罪衍生:电诈衍生非法拘禁、虐待甚至行为,受害者若试图通过Telegram对外求救,会遭致残酷惩罚(如棍棒殴打致死)^^。
  • 二、犯罪特征与技术滥用

    1. 产业化分工

    犯罪链条涵盖技术开发、引流推广、支付结算等环节,诈骗集团在Telegram群组内部分工明确,甚至出现“深度伪造”犯罪在2024年上半年增长超600%的现象^^。

    2. 跨境协同与反侦查

    诈骗头目常驻境外,利用Telegram指挥境内人员;部分团伙要求洗钱操盘手在15分钟内完成虚拟币交易,规避追踪^^。

    三、中方打击行动与挑战

    1. 执法成果

    2023年至2024年,中国公安部通过国际警务合作,累计移交5.3万名涉诈嫌疑人,摧毁缅北规模化电诈园区^^。2024年8月,单次在佤邦抓获307名嫌疑人(含20名在逃人员)^^。

    2. 顽固性问题

    尽管缅北临近中国边境的电诈据点被铲除,但犯罪集团仍向柬埔寨等地转移,或将目标转向日韩、欧美地区;Telegram的加密特性持续为侦破增加难度^^。

    关键提醒

    家长需警惕未成年人使用Telegram等加密软件(如蝙蝠、纸飞机),犯罪团伙常诱导其提供个人信息或参与洗钱,导致涉嫌“帮信罪”^^。普通用户应避免轻信境外高薪招聘信息,防止被诱骗至电诈园区沦为犯罪工具^^。

    上一篇:书讯快线 电报传书新时代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